本报记者徐卫星报道 近日,由能源与交通创新中心(iCET)联合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中山大学智能系统工程学院等单位共同完成的“广东省及粤港澳大湾区交通净零碳排放路线图”项目第一期研究成果——《广东省道路交通净零排放路线图》(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发布。
《报告》以广东省为研究对象,基于“自下而上”的排放方法学,构建了交通部门长期能源与碳排放核算模型,将广东省道路交通进一步拆解至4个细分区域(广州、深圳、其他珠三角地区、非珠三角地区)和13类细分车型,首次核算了广东省内分区域、分车型排放数据。《报告》显示,现阶段道路交通碳排放占比依次为广州(15%)、深圳(20%)、非珠三角地区(23%)及其他珠三角地区(41%)。
从排放趋势来看,深圳市将最早实现道路交通排放达峰,广州和其他珠三角地区其次,非珠三角地区最晚。
《报告》认为,排放趋势的不同将决定不同区域在减排战略制定上的差异。深圳市道路交通减排引领全省乃至全国,将可率先实现碳中和目标;广州和其他珠三角地区需要提出并落实更积极的政策目标;而非珠三角地区则需要加快推广低排放和零排放汽车,促进碳排放尽早达峰。
按车型排放数据来看,私人乘用车、城市物流车、半挂牵引车及自卸车是碳排放占比最高的车类。不过,得益于新能源汽车的大力推广,私人乘用车碳排放将在2025年前后达峰并快速进入下降通道。而城市物流车、半挂牵引车、自卸车等车类需要更积极的政策目标和支撑政策配合,如制定更积极的行业发展规划及新能源汽车推广目标,大幅提升车辆能效以及加快货运结构调整等,才能实现碳排放尽早达峰和稳步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