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碳定价制度的不断完善,重估能源、大宗商品等资产的价格将变得越来越重要,充分发挥碳定价的激励和约束作用,体现碳排放的稀缺性。

作为一种新的生产要素,企业要扭转管理理念,从管污染物向管资产转变,不断提升碳排放效率,把碳排放纳入到资产定价中,重新评估资产的价格,尤其是化石能源等高碳类资产,纳入碳排放因素后,其真实的收益可能会下降,而绿氢等新能源类项目,纳入碳减排量收益,其收益则会适度增加。这也是碳定价制度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推动能源结构调整。

重估资产价格,有助于应对包括欧盟碳边境调节税以及企业下游客户的碳需求,提前做好相关准备工作。随着全国碳市场的扩容,以及相关制度的不断完善,“上海碳”将为资产的评估提供更为合理的依据。

项目碳排放评估正逐步成为新项目投资过程中重要的一个环节,2020年出台的《关于促进应对气候变化投融资的指导意见》中提出,探索设立以碳减排量为项目效益量化标准的市场化碳金融投资基金。鼓励企业和机构在投资活动中充分考量未来市场碳价格带来的影响。

2021年3月正式实施的《深圳经济特区绿色金融条例》明确要求年排放超过3000吨的项目开展绿色投资评估。越来越多的投资机构开始要求被投项目方提供碳排放或碳减排评估报告,以便真实的核算项目的收益率。这些工作的开展,均需要一个合理的碳排放价格作为参考依据,而“上海碳”充分满足了这一市场需求。

重估资产价格,量化碳排放风险,是发展场外碳衍生品的重要基础。相比于欧洲的成熟碳交易市场,目前我国的碳交易市场还处于早期阶段,仅有现货交易,缺乏各类衍生品,一方面不利于企业通过场外市场对冲风险,另一方面不利于价格发现,体现真实的边际减排成本。

在碳期货等衍生品尚未推出前,场外期权、跨品种套期保值等传统的金融工具将为企业对冲风险提供新的路径。在国内碳交易试点期间,部分企业做了探索,并开展了试点,但受制于整体市场环境影响,未能形成规模化、标准化的产品。全国碳市场的启动后,企业的相关需求逐步释放,这也为场外产品的推出提供了新的动力。“上海碳”将为风险量化和产品定价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无论是对各类资产价格重新评估,还是对项目投资收益进行重新的测算,都离不开碳排放数据,与其他的生产要素不同,碳排放主要是以数据的形式加以体现,在实现双碳目标的道路上,数据将成为各项工作的基础。国家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成立碳排放统计核算工作组,充分体现出数据的重要性。在此背景下,企业信息化、数字化就变得尤为重要。搭建碳排放信息管理系统,成为未来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开展资产评估、碳资产管理、碳金融创新、节能技改的重要载体。


服务领域
大家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