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专题审议《关于支持贵州建设西部大开发综合改革示范区的实施方案》《贵州省建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样板区实施方案》《贵州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建设实施方案》《贵州省建设数字经济发展创新区实施方案》《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实施方案》,研究部署加快实现“四区一高地”主定位工作。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谌贻琴主持会议并讲话。省委副书记、省长李炳军讲话,省政协主席刘晓凯,省委副书记、省委政法委书记时光辉,省委常委,省政府有关负责同志,省法院院长、省检察院检察长参加。
会议指出,“四区一高地”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起点上赋予贵州的全新战略定位,是贵州高质量发展的主定位。全省上下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从感恩习近平总书记关怀厚爱的政治高度、服务“国之大者”的战略全局、实现“省之大计”的发展大局来把握“四区一高地”,切实增强实现主定位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落实新国发2号文件精神,按照省第十三次党代会部署,全力实施主战略、实现主定位,奋力开创贵州高质量发展新局面,谱写多彩贵州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会议强调,建设西部大开发综合改革示范区,是新国发2号文件赋予贵州的首个战略定位,是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首要任务。要解放思想大胆试、大胆闯、主动改,着力解决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增强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为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探索路径。要通过综合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从总量扩张为主向总量与质量协同提升转变、从投资拉动为主向投资与消费出口协同拉动转变、从政府主导为主向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协同作用转变。要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国企国资改革和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努力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上取得重大突破。要积极稳妥、蹄疾步稳,提升综合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使各项改革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会议强调,要拿出打脱贫攻坚战的劲头,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拓展成果衔接推进乡村振兴、党建引领乡村治理上作样板,努力建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样板区。最基本的要求是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坚持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一起抓,精准推进重点人群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持续实施“3+1”保障巩固提升专项行动。最紧迫的工作是促进农民加快增收,实施好脱贫人口增收专项行动,抓好脱贫群众就业工作,深化中央单位定点帮扶,打造粤黔东西部协作典范。最艰巨的任务是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能致富。最有效的途径是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持续壮大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加快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建设。最根本的举措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按照“三个转向”要求,大力推进乡村振兴五年行动,打造“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升级版,实现乡村振兴开新局。
会议强调,扩大开放是贵州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要全方位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在开放方向上,对内要强化与发达地区合作,把粤港澳大湾区作为贵州扩大开放合作的主攻方向,对外要加快沿着“一带一路”走出去。在开放载体上,省级层面要重点抓“1+9”开放创新平台,不断提升开放平台能级;市州层面要重点抓好产业园区和开发区。在开放环境上,要强化“硬连接”、优化“软对接”,继续下大力气贯通“大动脉”、打通“中梗阻”,深入推动制度型开放,推动开放“软环境”全面提档。
会议强调,要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加快建设数字经济发展创新区。要大力实施数字产业强链行动,全力打造数据中心、智能终端、数据应用三个千亿级主导产业集群,加快在数字产业化上取得新突破。要以“万企融合”为抓手,围绕“四化”推动数字赋能,加快在产业数字化上取得新突破。要加强算力设施建设,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加快在“东数西算”上取得新突破。要强化数字技术应用,加快在数字政府建设上取得新突破。要营造数字经济发展良好环境,加快在数字生态创新上取得新突破。
会议强调,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要从做试验探路子向当引领作示范转变。要立足生态优势打造先行区,把优良生态环境这一最大优势巩固住、发挥好,创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做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篇大文章。要坚持问题导向打造先行区,既解决点上的问题,又解决面上的问题,更解决体制机制等深层次问题。要紧扣绿色发展打造先行区,把绿色化贯穿“四新”“四化”各方面和全过程,加快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要营造浓厚氛围打造先行区,持续办好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将广泛“生态共识”转化为积极“生态行动”。
会议强调,“四区一高地”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凝聚推进“四区一高地”的强大合力。要压紧压实责任,确保各项任务落地落实。要强化督查考核,以强有力的督查倒逼责任落实。要坚持久久为功,把“规划图”变成“施工图”,把“时间表”变成“计程表”,不断积小胜为大胜。
各市(州)党委主要负责同志、省有关部门单位负责同志参加。